搜索
收藏
安徽肥西:哨聲響 問題改 河湖“靚”
時間:2023-11-22 來源:中國網 作者:丁家安 王璘 牛祿源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在近年來的河長制工作中不斷探索,2023年開始搭建了河流“吹哨”系統,成員單位根據各自職責,履行好監管職能,逐步形成“基層吹哨,部門報到”的工作聯動機制,推動河長制工作由“見河長”向“見成效”轉變,實現河庫面貌不斷改善,水生態環境逐漸好轉。
“吹哨”流程圖。
7月8日,紫蓬鎮接到肥西縣河長辦提交的關于王老堰河紫蓬鎮段河面漂浮物等問題,這是永久社區村書記張壽延的一次普通“吹哨”。紫蓬鎮由鎮級河長率農辦、建設辦人員到達現場后,開展問題調查,問題查清后積極履職,漂浮物如期完成打撈。7月12日,張壽延打開“智慧肥西”平臺,滿意地發現該問題在“智慧肥西”的河流“吹哨”系統顯示已整改完畢,相關部門還附上了整改前后的對比圖片。自5月河流“吹哨”系統開始運行以來,張壽延已累計“吹”了252個“哨”,在“基層吹哨,部門報到”的指導下,這些問題無一例外地得到了有關部門的重視,目前其上報問題的整改完成率為100%。
7月19日接到肥西縣河長辦“關于紫荊名都河堤損毀、妨礙河道行洪,造成水土流失”居民隨手拍的“吹哨”交辦單,肥西縣經開區該段河長和農辦、環境等開發區相關單位負責人第一時間抵達現場,對該段問題進行核實。問題查清后,肥西縣經開區農辦聯系肥西縣水務局共投入10多萬元,對該段新建涵閘進行設計、施工,河道治理任務如期完成。這是肥西縣“基層吹哨,部門報到”協同解決河庫突出問題工作機制場景中的兩個片段。
4月份以來,為夯實鄉、村兩級河長職責,強化縣域水域長效管理,充分用好“智慧肥西”平臺,提高河流管理水平,改善河流面貌,在肥西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下,由肥西縣水務局牽頭,肥西縣數字公司開發搭建了河流“吹哨”系統,并于5月開始試運行。該系統針對派河流域、豐樂河流域“兩干十八支”等縣域內共899條(座、個)河湖庫渠塘的“四亂四水一牌一整改一達標”等問題,即亂占、亂采、亂堆、亂建、水臟、水保、水患、水滯、河長公示牌、各類河湖暗訪問題整改回訪及水質達標等問題開展“吹哨”。
自河流“吹哨”系統試運行以來,參與“吹哨”人員達400多人,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有著不同的身份,有鄉村支書、人大代表、治水專家、企業負責人,也有公益人、護水負責人和企退人員。肥西縣河長辦以“小事吹哨,大事上節點”的原則,共通過“吹哨”系統上報了15289件問題,其中,納入督辦平臺的“吹哨”事件有35個,設置了18個節點。經過肥西縣各級各部門共同努力,到11月中旬總辦結事件數達到了15230件,辦結率達到了99.6%,基本實現吹哨事件的上傳、分辦、整改、審核、銷號等功能。河流“吹哨”系統實行河流事件榜單制管理,每月形成一次專報,每季度形成一次通報。
以“吹哨”系統的運行為契機,肥西還在“吹哨”的結果運用上下功夫,積極探索基層治理獎懲制度新模式。有關制度規定,對季度排名靠前的村集體和干部給予績效考核適當加分,授予河長制榮譽稱號,并納入干部干事檔案。而對于季度未完成“吹哨”任務的干部,將提請縣級河長進行約談,并納入干部干事檔案;年度未完成“吹哨”任務的干部,根據肥西縣委組織部關于干部使用相關要求實行末位淘汰或召回管理。
“‘吹哨’系統運行以來,肥西的河流岸線管護長度逐月遞增,河流水環境質量得到提升,河流水生態有效改善,無論是河流管理水平還是河流面貌都得到顯著提高。”肥西縣河長辦專職副主任單世漢介紹了7個多月來的成效。河流“吹哨”系統還是改善各類河湖管理上的重點、難點問題的強大助力,5月份以來,肥西縣已拆除涉河違建581.7平方米,清除違規種植25342.8平方米,有效改善了河庫生態環境面貌,有力提升了基層河長的履職能力。“吹哨”系統還促進了公眾參與,增強了公眾對河流保護的意識,形成了全社會共同關注和參與的良好氛圍。
縣級河長辦將“吹哨人”上傳的“吹哨事件”進行分辦,各部門、鄉鎮共同響應,牽住問題的“牛鼻子”不放松,“握指成拳”,有力促進肥西縣河長制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建設。通過全民發力,部門聯動,河長制工作成效顯著,不斷向好的水生態環境極大地滿足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責任編輯:李 悅
執行編輯:柏 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