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央媒看安徽|《人民日報》頭版點贊安徽省六安市:開展送技下鄉 農戶種田有方
時間:2024-03-01 來源:“學習強國”安徽學習平臺 作者:
雪后初霽,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施橋鎮農業技術綜合服務站技術員張勇便駕車穿梭在各村之間。“大雪過后,田里農作物的生長是否受到影響,是我們農技人員的重要關注點。”張勇說。
按照計劃,張勇驅車來到七十鋪村。剛下車,村民張俊松便快步走上來問:“老張,地里油菜有些泛黃,這怎么回事?”聽到情況,張勇來不及多問,直往田里奔。
在一處油菜地前,張勇俯下身子,輕輕撣去作物上的積雪,捻開葉片,仔細觀察起來,“部分葉子發黃是受到輕微凍害所致,數量很少,基本沒有影響,總體上看,油菜長勢不錯。”
“多虧了你們提前幫我做好預防措施,才讓油菜能夠安全過冬。”聽到張勇的解釋,張俊松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近年來,為優化糧油生產結構、提升土地效益,六安市鼓勵利用冬閑田發展小麥、油菜種植。去年秋天,金安區的不少農戶和張俊松一樣,第一次種起了油菜。由于缺少經驗,如何把油菜種好,成了困擾村民的難題。為此,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全程提供農業技術支持和服務。
今年1月初,當地氣溫大幅回升,是冬季除草的關鍵時期。張勇說:“不少村民缺少相關種植經驗,我們需要主動提醒打除草劑的時間,另外針對田間尖葉雜草和闊葉雜草分布多少,藥劑成分和用量不同,也得叮囑到位。”
臨走前,張勇拉著張俊松又巡起田來。“冰雪融化后,泥土松動,要及時清溝瀝水,防止油菜發生水淹漬害。”張勇邊走邊囑咐,“要適時追施硼肥和復合肥,同時注意防治病害。都做好了,實現豐收不是問題。”
據統計,去年12月份起,金安區農業農村局先后組織7個工作組到各鄉鎮實地查看苗情、開展技術指導,圍繞低溫天氣應對和病蟲害防治等主題,累計送技下鄉530多人次。
“去年入冬以來,我們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和墑情動態,充分發揮農技人員的科學指導作用,不斷加強小麥、油菜田間管理工作。下一步,還將繼續出臺相應措施,努力為夏糧豐收奠定良好基礎。”金安區農業農村局局長丁德武說。
責任編輯:李 悅
執行編輯:柏 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