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安徽省勞模工匠“六進”宣講活動成效顯著:凝聚職工力量 弘揚時代精神
時間:2025-02-25 來源:安徽省總工會 作者:
近年來,為了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安徽省總工會積極組織勞模工匠(工會干部)宣講團深入企業、班組、工地、校園、社區和網絡,常態化開展“六進”宣講活動。為進一步了解宣講活動的成效與不足,2024年8月至10月,安徽省總工會通過發放問卷,結合職工反饋和實施情況開展專項調研。
全省近7000名職工參與了工會組織的問卷調查,在參加過宣講活動的職工中,88.68%的職工表示愿意參與工會組織的宣講活動,85.32%對活動表示“非常滿意”,13.9%表示“滿意”,顯示出宣講活動在職工中的廣泛認可。宣講活動形式多樣,包括現場演講、視頻播放、文藝演出、互動問答等,其中79.21%的職工對現場演講印象深刻,61.6%的職工對視頻播放內容表示認可。此外,39.41%的宣講活動融入了職工自編自演的文藝節目,進一步增強了活動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勞模工匠通過講述個人奮斗故事,以“小切口”展現“大主題”,生動闡述黨的創新理論。工會干部則圍繞職工關心的政策、權益等問題進行宣講,幫助職工解疑釋惑,凝聚思想共識。調研顯示,80.92%的職工認為宣講活動對理解黨的創新理論和改革開放成就有很大幫助。勞模工匠作為各行各業的佼佼者,通過分享愛崗敬業、創新創造的奮斗故事,讓抽象的精神變得具體可感。82.4%的職工表示,宣講活動對理解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幫助很大。此外,79.43%的職工通過新聞媒體和網絡平臺了解到宣講活動,進一步擴大了活動的影響力。
但調研也發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35.29%的職工認為宣講內容缺乏針對性,未能充分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例如,大型宣講活動覆蓋多個群體,但內容設計未能充分考慮職工的知識水平、興趣愛好和關注焦點。40.02%的職工認為部分宣講形式單一,傳統的說教式宣講缺乏互動,容易讓職工感到疲勞。此外,線上宣講內容多為線下活動的簡單同步,未能充分發揮線上傳播的優勢。部分職工因時間沖突無法參與宣講活動,59.63%的職工表示時間安排不便。此外,勞模工匠因工作繁忙,參與宣講的積極性也受到一定影響。部分勞模工匠雖業務能力突出,但缺乏宣講經驗,導致感染力不足、互動效果欠佳,17.23%的職工認為宣講人員水平不一。宣講活動多集中在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民營企業參與度較低。此外,基層工會自發組織的宣講活動較少,覆蓋面有待擴大。
為了進一步優化安徽省勞模工匠“六進”宣講活動,持續發揮宣講活動在凝聚職工思想共識、弘揚時代精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安徽省總工會于今年1月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安徽省勞模工匠(工會干部)宣講團宣講工作的意見》,明確宣講的主要任務,將圍繞主線,通過深入調研職工需求,定制分層分類的宣講內容,確保宣講內容貼近職工實際;規范宣講人才庫管理,動態管理人才庫,為勞模工匠宣講團成員提供專業培訓,制定合理的報酬標準等;創新融合“宣講+”模式,通過“宣講+文明實踐”“宣講+數智賦能”“宣講+文藝創作”等形式,使職工群眾聽得懂、坐得住、記得牢;強化組織保障,結合形勢任務需要編寫宣講提綱,提供宣講資源包和經費補貼,加強對民營企業和基層工會的支持,鼓勵基層工會自主舉辦宣講活動,激發基層工會的積極性。未來,宣講活動將進一步擴大影響力和覆蓋面,為全省職工提供更優質的精神文化滋養,助力新時代安徽高質量發展。(作者系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省委講師團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
責任編輯:馬 靜
執行編輯:吳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