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阜陽:構建理論宣講“頭雁矩陣” 創新實踐
時間:2025-04-30 來源:阜陽市委講師團 作者:
在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傳播工作中,阜陽市創新性地打造名嘴工作室這一“人才孵化器”,創新構建名嘴工作室“頭雁矩陣”培養體系,以系統性改革思維破解基層理論宣講隊伍建設難題。通過“三維選拔—三重保障—三階培養”機制創新,憑借“一帶十、十帶百”的乘數效應,持續不斷地培育出“會講之人”,以打動“聽講之人”,為理論宣講工作注入強大的動力。
多管齊下 選材聚賢
在主理人選拔工作方面,阜陽市采用多維度、全方位的選拔模式,目的在于遴選出德才兼備的領軍人物。其一,通過發布通知廣泛吸引人才,面向全市開啟工作室主理人的遴選工作,細致規定資格條件,激勵各類人才踴躍申報。其二,嚴格遵循屬地負責原則,構建申報單位初審、縣(市、區)黨委宣傳部及相關部門復審、市委宣傳部組織專家終審的三級審核體系,以此確保選拔過程的公正與權威。此外,選拔環節公開透明,接受社會監督,初選人員將在阜陽文明網等平臺公示。2023年,從全市50余名申報者中成功選出的首批10名主理人,均為全國、全省基層理論宣講的先進個人或者全國優秀中青年文藝工作者,形成“70后方法論 + 80后創新力 + 90后網感度”的傳幫帶梯隊,構成“理論厚度×創新銳度×傳播效度”的“三維能力矩陣”。
精雕細琢 因材施教
阜陽創新性打造“傳承擔當—模擬演練—實戰教學”三階培養體系,實現理論宣講人才全程培養,成功破解傳統培養中“理論實踐脫節”“評估標準模糊”“成長通道單一”的三大難題。首先,每個工作室每年限額招生,主理人一對一輔導,“精雕細琢”培養。其次,創新培育方式,以考核為導向、實踐為核心提升宣講能力。培育過程貫徹實際操作理念,設“命題作文+模擬宣講+實戰演練”考核場景,通過不同方式得出相應考核成績。再次,市委講師團多次組織工作室學員走向基層一線,開展特色“嵌入式”宣講活動,搭建學員與群眾深度互動交流的平臺,使宣講員在面對不同場景的宣講需求時能夠從容應對。
言傳身教 碩果累累
一整套“組合拳”的重磅出擊,使得阜陽名嘴工作室成果斐然。許多學員從宣講“小白”變身宣講“達人”。主理人胡曉嵐親身帶領學員深入公園、社區、集市和校園直接和群眾進行面對面宣講,真正踐行打通創新理論傳播的“最后一公里”。工作室學員王苗苗、段夢雅、李萌妹等人先后在省市平臺進行展示,并獲得優異成績。在創作作品方面也收獲頗豐。工作室鼓勵學員從工作生活中挖掘素材,一個個鮮活生動、貼近群眾的宣講作品應運而生。它們不再是晦澀難懂的理論堆砌,而是充滿故事性、趣味性的佳作。如作品《阜陽城市探寶記》榮獲全市微宣講比賽一等獎,將阜陽當地的美食、美景、特色人文與理論相結合,通過講述身邊的故事來闡述黨的政策,這種獨特的創作方式使得作品極具感染力。
阜陽市通過這一系列舉措,以名嘴工作室為切入點,實現宣講員隊伍的全面提升,為破解基層理論傳播“最后一公里”難題提供了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可借鑒的范例。相關經驗做法得到中宣部及省級認可,并在相關會議上做經驗交流發言。下一步阜陽市會繼續認真貫徹落實省委《關于加強和改進全省理論宣講工作的意見》,推進工作室專題化改革,擦亮更多的宣講工作室品牌,為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扎根基層貢獻更多阜陽智慧。(阜陽市委講師團 靳雨霏)
責任編輯:馬 靜
執行編輯:吳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