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安徽給理論宣講換個“打開方式”
時間:2025-05-19 來源:央廣網 作者:
央廣網安慶5月18消息(記者趙家慧)5月14日下午,由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安徽省委教育工委、中共安徽省委講師團主辦的“沿著總書記足跡學思想”沉浸式宣講暨創新思政課走進桐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以下簡稱“桐城師專”),來自合肥、安慶、馬鞍山等地的青年宣講員與200余名同學一起,沉浸式開展了一場精彩紛呈的理論宣講。
宣講活動現場 (央廣網發 中共安徽省委講師團供圖)
別開生面 12個作品創意滿滿
從快板到短劇,從脫口秀到角色扮演,一個個“走心”創新的宣講作品在不經意間,將思想的火種埋進廣大師生、干群的心中。
宣講伊始,來自合肥市曲藝團的合肥宣講員孫銘澤、周玉峰一上臺,歡快的快板、幽默的表演立刻吸引了觀眾的注意。
合肥曲藝團用快板的形式宣講 (央廣網發 中共安徽省委講師團供圖)
“我一下就精神了起來,一直在鼓掌!我頭一次參加這樣的宣講,宣講員一口氣說安徽在創新發展上的那么多‘首個’和‘第一’,感覺知識就這么自然而然地進入了我的腦子!”桐城師專小學教育系大一學生張佳怡說。
時下流行的脫口秀搬上宣講的舞臺 (央廣網發 中共安徽省委講師團供圖)
兩個小時,五個篇章,十二個宣講作品,桐城師專藝術與設計系大一學生陳正聽得津津有味。“尤其是安慶市宣講員用脫口秀的形式講述的《當轉型遇上創新》,結合了她本人在太湖縣圖書館工作的真實經歷,很容易聽進去。”陳正說,校內的宣講以講座和班會的形式為主,脫口秀是當下的流行風潮,可以把思想理論學習與個人經歷相結合,如果學校未來有機會,讓學生自己以這種方式進行思想交流,自己一定第一個參加。
形式創新 打造更符合青年的思政課
理論宣講是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一線、深入群眾、深入人心的重要途徑,是打通理論宣傳和理論武裝“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徑。
講什么?對誰講?怎么講?是中共安徽省委講師團在思考的問題。
訪談形式的宣講 (央廣網發 中共安徽省委講師團供圖)
安慶市宣講員,桐城市博物館館長葉鑫和桐城市西苑社區黨總支書記喬麗娟一上臺,就自帶光環。他們以訪談的形式在發源地講述了“六尺巷”精神。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喬麗娟發現,結合自己的日常工作,用生動的鄰里案例講述桐城以“六尺巷”精神為代表的傳統文化,總是能夠抓住學生們的注意力。“我就講自己的日常工作,不說教、不煽情,反倒是更容易讓同學們了解我們桐城那么多的傳統文化,用在現代一點也不過時。”
六安的4位宣講員帶來情景劇演繹宣講 (央廣網發 中共安徽省委講師團供圖)
情景劇演繹是最抓人眼球的方式之一。來自六安市的4位宣講員以一個大學生游客的視角,帶同學們沉浸式體驗了大灣村的新貌。金寨干部學院周宇在劇中扮演導游,她告訴記者,“以前,我們一直都是采取理論+案例的形式宣講,如今采用情景劇的形式更加貼近大學生,反饋的效果都很好。”
來自陳群祥宣講工作室的5位馬鞍山市宣講員也采取了情景劇的方式,為青年學子量身定制,演繹了馬鞍山生態發展、企業綠色轉型、媒體思想文化宣傳工作等多維內容,特別是方言的加入,讓10分鐘時長的短劇效果拉滿。
馬鞍山市宣講員帶來情景劇形式宣講 (央廣網發 中共安徽省委講師團供圖)
桐城師專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程小娟和學生們一起聽得格外專注。“我們學校一直以來就在探索,如何將思政課融入日常教學。聽了本次沉浸式宣講,看著宣講員們的十八般武藝,我的思路一下子就打開了。未來,我們也可以在校內宣講時拓展更有趣、更容易被接受的形式,鼓勵同學們積極參與。”
記者了解到,“沿著總書記足跡學思想”沉浸式宣講進高校活動在合肥、馬鞍山、安慶、六安、滁州、阜陽等地高校陸續開展,旨在持續推動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走向深入,充分發揮理論宣講在思想傳播中的“連接器”“轉換器”“揚聲器”作用,讓黨的創新理論浸潤青年學子心田,激勵學生將人生理想轉化為務實篤行的實際行動。
責任編輯:馬 靜
執行編輯:吳誠誠